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因子
一般來說,微生物與人類相同,都會利用食物做為其養分的來源
以進行生長與代謝活動,並產生某些酵素來分解食物,
而形成「特殊物質」或「特殊氣味」,導致食物的發酵或腐敗,這是微生物的特性。
防止或促進微生物在食物中生長存活與食物的本質有很重要的關係。
食物就是微生物的一種培養基,不同的微生物適合在不同的培養基中生長與存活,
因此,食物的成分與條件也會影響不同微生物於其中生長的可能性,
若充分了解這些因子,就可以輕易地控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長。
影響微生物在食品中之生長的因子,包含兩大部分:
1. 食品內在特性因子,
如氫離子濃度、水活性、相對濕度與滲透壓、氧化還原電位、食品營養成分含量、含天然抗菌成分(antimicrobial substance)與否、食品的生物結構及拮抗作用與共生作用。
2. 食品與微生物所處的外在環境生長條件,生長溫度及食品保存方式與環境中氣體狀態、 食品添加物的使用。
食品內在特性影響微生物生長之因子:
1.氫離子濃度(pH)微生物耐酸度比較:fungi>Yeast>Bacteria
2.細菌最適合的生長pH值在中性範圍(pH 6.5~7.5) ,
大部分細菌喜歡生長在接近中性的食物中,如導致食品中毒的病原菌。
但有些生產蛋白質分解酶的細菌,則特別喜歡生長在高pH的食物中,
例如:腐敗的雞蛋蛋白。
2. 酵母菌與黴菌則較耐酸性(acid-tolerant),酵母菌可在pH 4~6生長,
而黴菌可在pH 2~8範圍生長。
較容易存在中性與酸性的食物,如果汁、泡菜的酵母菌。
食品可區分為不同的類別,以區隔分類食品的pH值屬性與可能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種類。
食品依酸鹼性常分類為:
pH>4.5的低酸性食品(low acid food) :常見者為禽畜及多數魚肉製品、乳製品。
pH 3.7~4.5間(含)的酸性食品(acid food):常見於水果及部分蔬菜(如:蕃茄)等。
pH<3.7的高酸性食品(high acid food)。常見於酸性水果、酸性飲料等。
食物中的pH值可以使用酸鹼度計來測量,
但實際上pH值不是唯一真正影響食物中微生物生長的因子,
例如:在相同的pH值條件下,若使用不同的酸類,
其對微生物的生長也會有不同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