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P塑膠杯耐熱130度,我熱熱包裝就好啦!
PP塑膠杯耐熱130度,
是耐高溫沒錯,
但是耐熱,他釋放毒素是幾度才會釋放?
這樣熱充填有問題嗎?
如果材質選對了就沒問題,
選錯了可真的會變毒素喔!
但是您有想過冷充填嗎?
熱充填是一個將近100年的製程,
現在都有5G手機了,
為什麼還要用市內電話呢?
熱充填不是不行,
食材在高溫的穩定性低,變動性高,
可能會有熱變性的問題發生。
而熱充填也有執行上安全的問題。
晨光高溫急速冷卻可以將高湯、醬料和茶飲,
從剛煮好到18℃,僅需20~30分鐘。
快速冷卻可以將食材的口味口感和香氣保留,
操作安全性等。
熱充填用冰水池浸泡 與 急速冷卻 冷卻成本比較
PP(Polyproylene)--聚丙烯:有分一般級PP、跟耐衝級PP。
結構 -(CH2-CH(CH3))n-
可微波性的是PP嗎?
PP和PE都會使用於微波,例如保鮮盒(PP)和保鮮膜(PE),重點在於可微波的溫度,一般超過70℃都要開始注意是否會產生毒氣。
是不是 PP又有分等級,比如食口級PP ?
目前一般塑膠類都有標示號碼(三角形箭頭標註),不同的號碼代表不同組成成分:
1號:
PET 寶特瓶(飽和多元酯) 70℃,使用久了不會變白只會有刮痕。
2號:
HDPE 高密度聚乙烯 120℃
3號:
PVC 聚氯乙烯 70℃,材質加熱超過60℃很可能釋出致癌物(『冒煙』階段就開始,故PVC保鮮膜不宜微波),被先進國家禁用在家用容器。使用久了會變白,亦無法回收再生。
或許製造商可以將 PVC 製作得耐高溫,但不燃燒並不代表不會產生有毒物質
4號:
LDPE 低密度聚乙烯 80℃
5號:
PP 聚丙烯 135℃,PP有分好幾個等級,要看產品上的說明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微波。
6號:
PS 聚丙乙烯 90℃,耐熱度60~70℃,裝熱飲料會產生毒素。
7號:其他。
塑膠容器說明「可以微波,但不能使用高油高糖食物!」這一點很少人注意到。
一般而言,應避免裝承溫度過高的物品,有些會看得到容器變形了,但有些即使已融出有毒物,但物體形狀不一定會改變,也不一定聞得出來或吃得出來,像是飲料的杯蓋或封膜通常都是不耐熱的。
PET的變形溫度:70~90度
PVC:70度左右
PP :100~110度(透明的更高點)
PS:70~80度
會有這些差別是分子排列形狀的關係,可以在知識+上找相關資料,更進一步了解。
1號:PET(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),就是俗稱的寶特瓶,不透氣(透二氧化碳)、不揮發,耐酸鹼,是碳酸飲料的好包材,廣為大容量的汽水瓶使用,也是全球各國廣泛使用的包裝材料和容器,目前世界PET容器中,有近2/3(65%)用在飲料包裝方面。
2號:HDPE(高密度聚乙烯),PE(聚乙烯)是工業、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,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(HDPE)與低密度聚乙烯(LDPE),一般家用清潔劑、洗髮精、沐浴乳、食用油及農藥..等,大部份以HDPE瓶來盛裝。
3號:PVC(聚氯乙烯),PVC材質的發明相當早,大多在非食品方面,像水管、雨衣、書包、建材、塑膠膜、塑膠盒等等。在食品容器上以礦泉水為最大宗,沙拉油瓶亦有部份使用PVC。。(註:燃燒PVC時,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。)
4號:LDPE低密度聚乙烯,現代生活中可謂無所不在的,也就是隨處可見的塑膠袋。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的。
5號:PP(聚丙烯),此種材質是所有熱塑性管材中,最輕的一種,熔點高達167℃,耐熱且有良好之耐化學性,同時在高溫下具穩定的特性。「辦桌」宴會上常見的紅色塑膠碗、以及盛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盒,就是以 PP 做成。大容器的水桶、垃圾桶、洗衣槽、籃子等等多是以PP做成。一般來說PP的硬度較高,且表面較有光澤,PE則像蠟製器,燃燒時PE的蠟燭味較重。
6號:PS(聚苯乙烯),也就是俗稱的保麗龍,PS主要應用於建材、玩具、文具、滾輪,未發泡PS的在食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如養樂多、優酪乳、布丁盒、外帶奶茶杯、速食店飲料的杯蓋..等。發泡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,如保麗龍免洗餐具,耐熱度60-70度,裝熱飲料會產生毒素,燃燒時會釋放苯乙烯